453年冬天的一个寒冷日子里,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登上了白楼,远远地,他的目光被一位宫女吸引住了。她的背影婀娜多姿,气质非凡,仅仅是一个背影便让人感到她绝对是个美人。拓跋濬情不自禁地指着她问身边的人:“此妇人佳乎?”(出自《魏书》)。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,就是问:“这位妇人美吗?”
身边的人纷纷回头一看,确实是位绝世美人,于是大家都回答说她美,甚至有些人还认出了她的身份。原来,她正是拓跋濬的堂婶,因为她的丈夫拓跋仁恰是拓跋濬的堂叔。拓跋濬对这位宫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但他并不知道她背后复杂的历史。
回到450年秋七月,宋文帝刘义隆发动北伐,初期进展顺利。但仅仅三个月后,北魏的拓跋焘开始反攻,迫使刘宋放弃刚刚夺取的济州。接下来,拓跋焘更是命令诸将兵分五路南下进攻。其中,拓跋仁从洛阳出兵,直指寿春。在攻下寿春的过程中,他获得了一个美丽的女子——济阴太守李方叔的女儿李氏。
李氏自小就与众不同,李方叔常常言道,女儿注定将来大有作为。李氏长大后,她那惊艳的容貌逐渐显露,完全符合父亲的预言。当拓跋仁抵达李家时,看到这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后,便将李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命运的风云变幻无常。452年,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被宫中的中常侍宗爱所杀,拓跋焘的儿子拓跋余继位。然而,七个月后,宗爱再次发动政变,杀死了拓跋余。最终,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继位为帝。拓跋濬登基后,政权不稳,叛乱时有发生。453年七月,拓跋濬巡视阴山,得知拓跋仁与其他几位重要大臣叛乱,便下令在长安赐死了拓跋仁,并将闾若文处死,同时废除其封国。
拓跋仁死后,他家中的女眷都被押送到平城宫,李氏也被带入宫中,成为了一名宫女。对于拓跋濬来说,是否早就见过李氏还是一个谜。也许他之前从未注意过这位堂婶,但拓跋仁死后的三个月左右,拓跋濬在白楼上看到李氏的背影后,心中涌起了某种奇异的感觉。
不久后,李氏怀孕了。宫中发生了宫女怀孕的重大事件,常太后立即启动了调查。常太后是谁呢?她是拓跋濬的乳母,深得帝王的宠爱。当拓跋濬继位时,祖母贺氏早已去世,母亲也不幸在拓跋濬继位一个月后去世。于是,常太后作为唯一的长辈,被尊为太后,管理后宫。当她得知李氏怀孕时,立刻开始了严密的调查。李氏则不卑不亢地回应:“为帝所幸,仍有娠。”意思是,自己因帝王的宠幸而怀孕。
调查很快得出结果,拓跋濬确实在仓库里宠幸了李氏,李氏怀孕便是这一事件的结果。拓跋濬对李氏的宠爱持续了很长时间。到了454年的六月,怀有身孕的李氏跟随拓跋濬巡幸阴山。在接下来的七月,李氏在阴山北部为拓跋濬生下了儿子拓跋弘。因而,李氏被封为贵人,成为了皇帝的妃子。
然而,李氏的命运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。456年正月,冯氏被立为皇后,而拓跋弘被立为太子。李氏这个太子生母的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荣宠。仅仅一个月后,李氏便被赐死,结束了她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。她的悲剧,或许正如汉武帝为防止政治不稳,赐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一样,为了防止太子之母的权势干预政事。
李氏临死时,常太后问她是否有遗愿,她请求见她所谓的“兄长”李洪之。实际上,李洪之并非李氏的亲兄长。李洪之原名李文通,他在拓跋仁征战期间与李氏结为兄妹,并一直保持联系。李氏临终时与李洪之交谈了一整天,托付了她在南方兄弟的姓名,并深情地哭诉,舍不得儿子与兄弟们。她明知自己的死不可避免,但仍然为了儿子和兄弟们的未来,忍痛接受了命运的安排。
李氏死后,拓跋濬安排她的六个兄弟都到了平城,其中李峻被任命为镇西将军,并封为王。在北魏的历史中,李氏虽死,但她的亲人因她的贡献而显贵。拓跋弘继位后,追谥李氏为元皇后,葬于金陵,享有太庙祭祀。这算是她死后的荣光,然而,她的早逝也成了北魏宫廷中一个永远的悲剧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